我是列車我有兩對環形的“翅膀”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4-11
 重慶理工大學汽車空氣動力學——聲學風洞中心,賴晨光(左二)為學生講解氣動懸浮列車的示意模型。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像高鐵一樣擁有“子彈頭”,像飛機一樣長著“翅膀”,時速可達500公裡……這種新型地面列車,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這種地面列車,名為氣動懸浮列車,由中日團隊合作研制。其中的中方參與者,就是重慶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賴晨光教授團隊。  盡管氣動懸浮列車“夢想

  重慶理工大學汽車空氣動力學——聲學風洞中心,賴晨光(左二)為學生講解氣動懸浮列車的示意模型。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我是列車我有兩對環形的“翅膀”(图1)

  像高鐵一樣擁有“子彈頭”,像飛機一樣長著“翅膀”,時速可達500公裡……這種新型地面列車,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這種地面列車,名為氣動懸浮列車,由中日團隊合作研制。其中的中方參與者,就是重慶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賴晨光教授團隊。

  盡管氣動懸浮列車“夢想照進現實”還有待時日,但基於這一項目開發的相關成果已經率先走出了實驗室,在現實中轉化應用、大顯身手。

  在重慶理工大學汽車空氣動力學——聲學風洞中心,記者見到了氣動懸浮列車的示意模型。它的主體看上去跟高鐵相似,但多了兩對環形的“翅膀”和推進器。仿佛一按按鈕,它就會瞬間啟動,載著乘客起飛,直達目的地。

  “這是我們和國外團隊聯合研發的氣動懸浮列車,它作為一種創新型地面交通運輸系統,利用了仿生學的原理,將地面效應應用到交通系統的開發中。”賴晨光介紹,它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一種名為信天翁的鳥。這種鳥在遷徙時,每進食一次能持續飛行1500公裡,具有驚人的“燃效比”。

  賴晨光解釋,簡單地說,就是當鳥的翅膀在接近地面或者水面時,會產生升力急劇增加、阻力減小的現象,甚至不必扇動翅膀,就能夠支撐身體的重量飛行。離地面越近,升力就越大。

  而氣動懸浮列車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一位教授提出,第一代、第二代樣車試制及實車試驗已經在日本完成,並實現樣車的貼地懸浮飛行,驗証了項目的可行性。

  2004年,賴晨光在吉林大學任教時就接觸並參與這一項目,並於2007年赴日本深度參與項目。2011年加入重慶理工大學后,他又組建團隊繼續開展國際合作研究。

  “氣動懸浮列車行駛迅速安全,可以實現無人駕駛,結合了飛機和列車的優點,能獲得極大的燃效比。”賴晨光說,試驗驗証,其運載經濟效率為磁懸浮列車的6倍、高鐵的2.8倍、飛機的1.3倍,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環形翼的設計構想是我們提出的,並進行了驗証,牛宝体育入口使列車的空氣動力性能得到大幅提高。”他表示,在相同佔地面積、軌道寬度的情況下,列車運輸效能提高了30%至40%。

  在最初的設計中,氣動懸浮列車的車翼與飛機機翼相似,是一對尾端加裝了豎直小翼的水平翼。在試驗過程中,他們發現列車行駛時,車翼后方會產生不穩定氣流,使列車在行駛中的平穩性受到影響。

  為此,中方團隊提出了環形翼的設計構想。“環形翼是在車身周圍形成一個框狀的翼結構。這個框的上下翼並不在同一垂直平面上,而是上翼稍微向車尾傾斜。”賴晨光說。

  他解釋,大氣邊界層中最接近地表面部分的氣流運動狀態,被稱為近地面流場。由於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牛宝体育入口如風速、風向、溫度層結、地面粗糙度等,氣流運動狀態十分復雜。如何在復雜流動系統中對環形翼結構進行優化?在研究過程中,團隊遇到了不小的難題。

  “為了尋找最優解,我們最初採用傳統的優化工具,卻發現效率很低。”賴晨光介紹,為此他們決定自主開發,從設計、採樣、仿真、優化到模型建構、數據挖掘等,並在國內首次提出將AI智能優化技術用於交通工具空氣動力學的開發中,在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時,數據精度進一步優化。

  “這也算是‘意外收獲’。”賴晨光說,從本質上來講,它是一款通用的優化工具,雖是基於空氣動力學研究開發的,但它也可以用在輕量化、結構強度、成本控制等很多研究領域。

  隨后,他們針對工具的適應性進一步開發,最終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目標智能優化工具箱Vaeopy。

  氣動懸浮列車雖然沒有進入商業化運行,但賴晨光團隊的研究成果,已經在相關領域實現了轉化應用。

  “比如,我們把智能優化工具箱應用到了汽車的空氣動力學研究中,圍繞企業的實際需求進行產品開發。”賴晨光說。

  當前,在汽車空氣動力學開發過程中,整車廠面臨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車型開發效率的問題。由於汽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整車廠往往要求車型迭代速度快,對車型開發效率要求非常高。

  “早一個月推出一款新車型,跟晚一個月相比,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他坦言,採用智能優化工具箱,可以實現優化進度和效率的極大提升。

  為此,項目團隊圍繞企業研發和生產需求,深入開展汽車空氣動力學性能開發與優化研究,主持完成了包括金康動力、東風小康、宗申、中車集團、嘉陵等企業多款車型和零部件的空氣動力學開發項目,與中國汽研聯合承擔了包括上汽、東風、廣汽、吉利、江鈴等汽車企業10余款車型的整車空氣動力學開發項目,在企業產品開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團隊還與部分車企達成了深度合作。“比亞迪專門成立了一個20多人的開發團隊,由我們的一名博士研究生牽頭,把智能優化工具箱集成到企業汽車空氣動力學開發流程中,並對整個開發體系進行了系統重構,實現了全流程自動化。”賴晨光表示。

  除了空氣動力學開發,目前,團隊正在嘗試將智能優化工具箱應用於熱管理優化中,包括一些高功率芯片、控制器等,為其尋找最優的散熱途徑和散熱結構設計,讓智能優化工具箱在推動汽車行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價值。目前,已有多家企業表示出強烈合作意願。(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張亦筑)

我是列車我有兩對環形的“翅膀”(图2)

  人民網重慶4月9日電 (劉政寧、姚於)作為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的超大型城市,重慶市如何更好地防范極端天氣、洪災、地災等自然災害?4月8日,重慶市氣象局舉行致災天氣數智融合預報預警重點實驗室學術工作會議,並通報介紹了致災天氣數智融合預報預警重點實驗室建設相關情況。 本次活動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談哲敏,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宋君強,以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國氣象局地球系統數值預報中心的專家齊聚重慶。…

  4月8日,由人民日報社重慶分社、豐都縣委、豐都縣人民政府主辦,豐都縣委宣傳部承辦,“瞰山城•人民日報區縣行”融媒體採訪活動豐都站正式啟動。豐都縣委書記張國忠、人民日報社重慶分社社長李增輝分別致辭。…

  人民網重慶4月9日電 (陳琦、劉敏)4月9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正式投用,至此重慶江北國際機場“3座航站樓+1座衛星廳+4條跑道” 運行格局形成。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