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芳 方浩)春耕正忙,农事如歌。近年来,岳阳市临湘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质改造,粮食春耕机械化率不断提高,无人机施肥、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等智能化设备加大投入,智慧农业让春耕生产跑出了加速度。
4月15日上午,在聂市镇召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千亩连片稻田里不见面朝黄土的传统耕作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无人机盘旋施肥、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墒情、手机APP一键遥控灌溉的云上春耕新图景。
记者现场看到,无人驾驶水稻插秧机在田间穿梭,只需要一名摆秧盘的工作人员,将育好的秧苗一盘盘放入插秧机,随着机器缓缓前行,秧苗就自动一行行整齐地插入稻田里。几个来回,一块稻田就能插满秧苗。
过去插秧机上需要一人开车、一人补苗,一人运苗缺一不可,现在有了高科技助力,只需要一名农户补充秧苗。无人驾驶插秧机借助北斗导航定位,操作人员只需要通过电子设备完成设置,就可以进行智能路径规划,实现行驶速度自动控制、自动转向、掉头等功能。
种粮大户张兵驹说:“它主要的好处就是节约了人工,以前我们每台机子上面至少要3个人,现在只要一个人就可以了,而且插的效果比人工插的要好得多,提高了插秧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一亩田的插秧。我今年4000多亩水田,预计4月下旬就能完成早稻栽插。”
在这个智慧大屏上,通过传感器、5G网络与大数据平台联动,牛宝体育下载可以清晰地看到,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以及风力风速等数据每10分钟更新一次,直接推送到农户手机。哪块田缺水、缺肥,系统自动预警,还能算出最佳施肥量。
大型精量无人施肥机按照遥控参数预设航线,盘旋在田间低空施肥。所经之处,复合农肥便被均匀地施洒在田里。不到半小时,数十亩稻田便施洒完毕。和传统人工施肥相比,不但效率大大提高,还实现了精准均匀施肥,有效提升了春耕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
目前,临湘市召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水稻生产全领域、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监测,为构建数字化管理产业链服务线上化监管三大应用场景奠定了基础,为临湘农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示范。
临湘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李一波说:“我们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攻坚’双轮驱动,累计投入140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组织3场智能农机培训,推动全市智慧农机保有量突破400台(套)。今年还将重点打造2个数字化示范基地,构建‘天上看、地上管、云端算’的立体监管体系,让农业从‘会种田’向‘慧种田’加速转型。同时,将加快培育‘数字新农人’,让手机这个‘新农具’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今年临湘市早稻播种面积约27.1万亩,目前机械化率约87.1%,智慧农机新装备和新技术,帮助种植户节省人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以现代化科技助力农业发展。临湘市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农业数字化覆盖率提升至60%,打造湘北地区智慧农业示范标杆。